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肖寿康 【人物名片】 肖寿康:男, 1941年9月出生,湖南蓝山人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国家二级作曲、原郴州市艺术研究所支部书记。1959年5月考入蓝嘉昆曲班习曲笛演奏。同年12月调郴州专区湘昆剧团任曲笛演奏兼习音乐创作。1982年调郴州地区戏剧工作室(现市艺术研究所)任全区戏曲音乐辅导、创作。2009年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“全国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奖”,2...
配图:《大战陆文龙》 配图:《牛头山》 湘北“小南京” 长乐故事会不是普通的说故事,是一项集惊、奇、险、巧于一体的传统民间杂技,并集表演、彩绘、历史、天文、地理、文学、民情、时代精神等融为一体的独特的、古老而又神秘的民间行为艺术。与戏曲同工,包含力学,渗透美学,有利研究湘楚文化。是哑剧由戏剧舞台走向露天活动舞台的发展, 是人性最直观的表现,是民间文化艺术中...
图为: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--龙山县里耶镇古朴的婚俗热闹场景 图为:龙山县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图为; 龙山县威武雄壮的土家族摆手锣鼓队庆祝国庆大游行 龙山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,与鄂渝相邻,素有“湘鄂渝门户”、“潇湘第一关”之称。全县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,人口57万,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7%,全县辖34个乡镇(街道)...
何权 何权,男现年58岁。汉寿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.。2006年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。不怕辛苦,不知疲倦,兢兢业业、坚持不懈,为搜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奉献余热。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。 全面普查 坚持职责 2006年何权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学习回来,担任了汉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,负责普查的技术指导工作。当时由于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不明,经费、领导、人员不到位...
2005年10月,古丈县《毛古斯》、《苗族鼓舞》参加“中国•上海国际艺术节”全体人员合影。 茶叶是古丈特产经济,全县有茶园6万亩,茶农3万人,毛尖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有上千年历史。图为手工炒茶——杀青。 古丈县位于湖南省西部,湘西州中部偏东,酉水之南,峒河之北的云贵高原之余脉武陵山中段地区。县域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。全县辖4...
图为:庆祝第五个“世界文化遗产日”暨凤凰县广场文化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图为:凤凰县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课堂 凤凰县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西邻贵州铜仁市,东南与泸溪县、麻阳县接壤,北与花垣县、吉首市相邻,总面积1759㎡公里,总人口40余万人,由苗、汉、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,其中,苗族人口22.56万人,占全县总人口的55.8%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...
图为:保靖县 保靖县地处云贵高原东端,武陵山脉中段,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,北界龙山、永顺县,西南与重庆市,花垣县接壤,东邻古丈,南毗吉首市,总面积1760.65平方公里。 民间艺术灿烂辉煌 保靖县历史悠久,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始置迁陵县。之后虽历代不断更名,但其县域治所一直未变。雍正七年(1729年)正式改置保靖县。这里长期居住着土家族、苗族两个兄弟民族,...
2009年胡衡华为“故事”传人、领队詹儒珍授彩带 【人物名片】 詹儒珍同志出生于1945年,1960年在马迹塘镇中学毕业后,被分配到马迹塘镇印刷厂从事印刷工作,1970年任车间主任,1976年任资江印刷厂厂长,马迹塘镇二轻系统片主任至2005年退休,历任马迹塘镇街道主任、镇人大代表和三届桃江县人大代表。2005年组织领导成立了马迹塘故事演艺团,任故事演艺团团长。他特别爱...
配图:醴陵釉下五彩瓷 【项目介绍】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是一种源于醴陵悠久陶瓷生产历史,汇集日本、景德镇等多处陶瓷主地区生产技法形成的一种全新的陶瓷烧制技艺。醴陵陶瓷生产始于东汉,清雍正七年(公元1729年),开始生产粗瓷,光绪年间致力于近代精细艺术瓷生产,研制釉下彩绘技法。所产釉下彩瓷器胎质瓷化强度高;釉面玻璃化程度强、釉面润滑;釉层下五彩缤纷,色彩清新、柔和、明亮,别具一格,具较高艺术价...
辰河目连戏 溆浦位于湖南西部,雪峰山北麓,沅水中游,面积3440.04平方公里,人口83万,有瑶、苗、土家、侗、回等等十三个民族。是湘西的门户,省道1804线、1802线、及湘黔铁路线穿境而过,交通便利。这里有着自屈原流放到此以来的文化传统,信巫鬼,重祭祀,他们最隆重的宗教仪典便是罗天大醮,同时必演辰河目连戏。因此,溆浦历史上是辰河目连戏最盛行的地方。 它是大湘西一代具有近千年历史的珍贵剧种 ...
“四月八”祭祀椎牛 吴延洪摄 【项目名片】: 苗族四月八节,苗族青年称“赶歌场”,又叫“跳花跳月”,当今有人称是苗族的情人节,是苗族人民聚会欢庆的重大节日,中国苗族地区都十分盛行。它源于苗族祭祀活动,祭天地、祭祖先、祭英雄、祭神灵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苗族人民情趣变化,节日活动逐步加进了歌舞表演及人情交流,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。...
【人物名片】 刘启后,大家喜欢亲切的称他为“老后”。在隆回县委机关工作期间,就开始了对民间文化自发的业余考察。1994年冬提前退休,以全心身沉进山乡义务从事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至今。 现为中华文化遗产影像保护联盟副主席,中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院研究员,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士会员、常务理事,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,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,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&l...
< 【人物档案】 周本洪,职名周法和,47岁,湖南省溆浦县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受家族长辈的影响,10岁就跟随祖父学习傩戏,参与家族傩戏的活动,为周氏傩坛第十七代掌门人,溆浦县巫傩协会会员。 继承祖艺 10多岁就能独立演唱傩戏 周本洪的祖父周明清是溆浦傩坛前辈,享誉一方。他的傩戏表演是祖父亲授,他能吃苦耐劳,每天清晨四、五点就起床,开始学习傩戏技艺,10多岁能独立演唱傩戏,21岁抛牌过职...
芷江孽龙 芷江孽龙,生长在湖南西部的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富家团村。这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,这里山高林密,人烟稀少,土地贪瘠,交通闭塞。正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民俗民风,孕育出一条土生土长、原汁原味的舞龙。 袖珍龙却极受人们敬畏 龙是虚拟的动物。先人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、创造力,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龙,而且各具特色。芷江孽龙似龙非龙,似蛇非蛇,似鱼非鱼。它集龙头、蛇身、鱼尾为一身,形成了一条长相...
沅陵溪流纵横交错,人称山国水都。有水就有船,有船就有船与船之间的竞争,这些竞争长期与当地的民俗文化、宗教文化、沅水文化相结合,就形成了沅陵特有的传统龙舟赛和传统龙舟文化。 据历史文献记载,早在屈原怀沙自沉汨罗江之前,沅陵一带就有划龙船的习俗。《漫水神歌》中唱到:“人家赛舟祭屈原,我划龙船祭盘古”便是对沅陵传统龙船源头的佐证。 历史悠久,保留着二千多年前的旧楚遗风 沅陵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